近日,“2021全球最大的50家化學公司”排行榜正式發布。根據榜單顯示,50家大企業2020財年化學品銷售總額為7958億美元,受疫情影響,同比出現下滑。
從榜單還可以了解到,德國巴斯夫蟬聯榜首,去年化學品銷售額達到674.91億美元,折合人民幣4362億元,同比下滑0.3%。
巴斯夫的前身巴登苯胺和蘇打廠成立于1865年,迄今已有156年歷史。最初,它只是一家小小的染坊,只要從事染料的生意。在后續的發展中,巴斯夫深耕染料領域,開發出曙紅、正紅和槐黃等新式染料。
巴斯夫的發展邏輯就在于此,一直以來巴斯夫都始終堅持研發創新。通過創新,引領染料行業,奠定了公司發展基礎。也是因為創新,巴斯夫在之后的發展過程中,業務成功拓展至化肥、橡膠、特性材料、涂料、護理化學品等領域,極大地豐富了公司的產品矩陣,擴大了營收來源。
另一方面,巴斯夫在創新的基礎上,通過并購外延的打法開啟了全球化經營的道路,很早就將產品賣到世界各地。現在回頭去看,全球化策略是巴斯夫成為全球化工巨頭的重要因素之一。
比如在中國市場上,巴斯夫早在1885年便展開經營活動。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加大在華經營力度。在我國市場上,巴斯夫的制勝秘訣很簡單,即憑借豐富的產品和經營經驗,迅速取得消費者的青睞。根據巴斯夫官網給出的數據,去年其在大中華地區銷售額約為85億歐元,折合人民幣約650億元。

回到榜單上,雖然巴斯夫等海外化工巨頭表現亮眼,但我國化工企業也有不錯的表現,今年一共有6家企業上榜,中石化和臺塑更是躋身全球前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