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內規模領先的煤化工企業,上半年利潤超預期
公司專業從事煤化工領域,傳統煤化工和新型煤化工雙線布局。經過10多年的布局,公司的生產能力持續提升,通過焦化兩期項目,烯烴兩期項目逐步形成了720萬噸煤炭開采、400萬噸焦炭、400萬噸甲醇、120萬噸聚烯烴、87萬噸精細化工產能,已經成為國內規模領先的煤化工企業。
過去六年來寶豐能源凈利潤保持連續增長。公司預計2021年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36億至38億元,同比增加72.1%至81.6%;實現扣非后凈利潤37.45至39.45億元,同比增加81.2%至90.9%。對應2021年二季度單季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47.4%至63.1%,超出市場預期。業績大幅增長主要由于國內化工行業景氣度提升,主要產品價格增幅較大,同時部分產品銷量增長超出市場預期。
二、多項產能同步推進,年化凈利潤有望突破200億元
公司目前還在布局建設300萬噸/年煤焦化多聯產項目、太陽能電解制氫儲能及應用示范項目、50萬噸/年煤制烯烴項目、50萬噸/年C2-C5綜合利用制烯烴項目、內蒙古400萬噸/年煤制烯烴項目,伴隨新項目的投產,公司在寧東基地預計將形成810萬噸煤炭、700萬噸焦炭、1460萬噸洗煤、 640萬噸甲醇、240萬噸烯烴、40萬噸焦油加工、10萬噸針狀焦、12萬噸苯加氫加工、20萬噸碳石加工產能;在內蒙預計將形成1100萬噸甲醇、 400萬噸烯烴等產能。在烯烴均價7500元/噸的假設下,新項目全部投產后公司凈利潤有望突破200億元。
三、打造“綠氫”示范項目,樹立碳中和標桿
2019年公司啟動200MW 光伏發電及2萬標方/小時電解水制氫示范項目,目前已部分建成并投入生產。項目預計年產氫氣1.6億標方,全部補入現有煤化工裝置有望減少碳排放量24萬噸。未來公司還將加速技術升級,尋求新能源制氫的技術突破,使新能源制氫的綜合成本接近甚至低于化石能源制氫成本。在目前成本下,公司使用“綠氫”生產烯烴已實現盈虧平衡,預計未來隨著利用率提升疊加技術成熟化,“綠氫”項目將實現正收益。寶豐示范項目的落地向行業證明了“綠氫”的經濟可行性,為產業樹立“碳中和”標桿。
四、下游需求逐步復蘇,行業整體盈利有望上行
在2016年實行供給側改革后,以中小企業為代表的落后產能由于環保政策帶來的成本壓力等諸多因素,開始陸續退出。焦化新增產能也受到嚴格限制,至 2019 年新增產能僅有922.6萬噸,達到了近20年的歷史最低點,我國焦化行業之前因無序擴張而帶來的供給過剩的問題也逐步得到改善。進入“十四五”期間,伴隨著能耗雙控政策的進一步實施,預期部分高度小于6米的產能也將逐步分批地進行產能淘汰。受到2020年四季度焦炭產能集中退出影響,行業供給壓力減弱,焦炭產品價格大幅提升,產品盈利空間也迅速擴大。
五、樂觀目標價27元,上漲空間超60%
寶豐能源是國內煤基新材料龍頭,煤炭資源稟賦、一體化聯產、低成本投資構筑核心成本優勢,看好公司烯烴、焦炭擴產規劃以及“綠氫”布局打開成長空間。維持2021-2023年公司歸母凈利潤預測為63/76/150億元,對應2021-2023年每股收益預測分別為0.86/1.04/2.05元。維持目標市值2000億元、目標價27 元,給予“買入”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