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中時新聞網消息,近日,據臺灣媒體報道,華豐橡膠董事長沈國榮表示,旗下常熟廠及蘇州廠營運虧損情況逐年改善。
沈國榮表示,大陸工廠進行了人員資遣及業務轉換,包括引進物流及新業務開拓,并擴大有毛利產品的產能,及縮小虧錢的產品產能,希望大陸廠今年營運有機會損益兩平。

沈國榮說,目前原材料價格、物價已逐漸緩和,預期今年下半年甚至明年,如果無其他意外狀況發生,及疫情不再擴散,公司營運將有更好的發展,且增長情況還可持續至明年。
華豐6月14日改選11席董事(含三席獨董),新任董事包括沈國榮、丘世健、林文成、廖陳宣有、吳品儀、顏明善、顏瑞賢、住友橡膠工業株式會社、獨立董事楊文廣、蔡鴻文,及黃主佳。其中,沈國榮續任董座、丘世健續任副董。

華豐旗下海外廠包括泰國廠,以及大陸的常熟廠及蘇州廠,其中,泰國廠是泰國上市公司,成為母公司獲利的「金雞母」。沈國榮透露,大陸廠四年前每年虧損3億臺幣以上,去年虧損只有3,000萬臺幣,今年有機會損益兩平,甚至轉虧為盈。
華豐除生產「Duro」、「Quick」、「Columbia」及「Tenma」等多個自創品牌輪胎,還代工知名品牌自行車胎。
沈國榮說,公司承接米其林自行車胎訂單,低檔產品在華豐泰國廠生產,高檔產品在臺灣廠生產;而迪卡儂低檔自行車胎,在泰國廠生產,但迪卡儂高檔產品,今年8月將轉移至臺灣廠生產。
華豐旗下大村廠及花壇廠將進行生產線優化,改以輸送機及機械手臂的自動化設備為主,進而提升生產與運送效率,最后才會進行生產線與設備汰舊換新。
展望未來,大村廠及花壇廠因場地不夠用,有意遷廠,公司還在規劃中還未定案。沈國榮透露,未來華豐新廠初步評估需地面積8萬坪,備選設廠地點包括彰化二林的中科及嘉義縣馬稠后產業園區等地。
(原標題:連虧四年,輪胎董事長表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