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7月2日消息,全球電源管理巨頭臺達電近日完成一項重大資產收購,以69.5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16億元)價格購入臺灣老牌輪胎企業泰豐輪胎位于桃園市觀音區的工業用地及廠房。此次交易不僅標志著泰豐輪胎在臺生產體系的全面退出,更預示著該區域將加速向綠色科技與數字經濟領域轉型。
從輪胎巨擘到產業轉型犧牲品
泰豐輪胎觀音廠曾是臺灣制造業的標桿項目。該基地于2017年4月投產,占地面積達11.4公頃,總投資額近百億新臺幣,配備年產800萬條高端輪胎的智能化生產線,主要供應大眾、沃爾沃等國際車企。作為泰豐"百年企業"戰略的核心載體,觀音廠承載著企業從區域品牌向全球供應商轉型的重任,其落成曾被視為臺灣輪胎產業升級的里程碑。
據炭黑產業網了解,這座現代化工廠的命運轉折始于2018年。美國商務部針對臺灣地區乘用車及輕卡輪胎發起反傾銷調查,最終裁定征收最高88%的懲罰性關稅。此舉直接導致泰豐輪胎北美市場營收暴跌82%,連續五年累計虧損超60億新臺幣。盡管企業嘗試通過東南亞代工、產品結構調整等方式自救,但高昂的運營成本與持續萎縮的訂單量,最終迫使觀音廠于2023年2月暫停生產,并在今年5月13日正式熄滅爐火。
臺達電布局新能源戰略要地
收購方臺達電的產業規劃與臺灣地區"2050凈零排放"政策高度契合。根據企業公告,該地塊將被改造為氫能技術研發中心、儲能系統生產基地及區域級數據中心集群。值得關注的是,桃園市政府同步推出"綠色科技走廊"建設方案,計劃在觀音工業區周邊配套建設光伏電站與智能電網設施,形成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創新生態圈。
行業分析師指出,此次收購具有雙重戰略價值:對泰豐而言,資產變現可緩解120億新臺幣的債務壓力,并保留江西基地550萬條年產能維持運營;對臺達電來說,獲取的工業用地容積率達300%,足以支撐建設20萬平方米的高科技廠房,預計投資回報周期較傳統制造業縮短40%。隨著全球能源轉型加速,臺灣傳統產業園區正迎來新一輪"騰籠換鳥",此次交易或成為區域經濟結構調整的典范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