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中工汽車網消息,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新能源汽車企業安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從設計、生產、服務、事故響應、網絡安全等方面提出22條原則性要求。其中明確指出,提高動力電池在碰撞、擠壓、浸水等狀態下的安全防護能力。
一、強化組織保障。企業要明確新能源汽車安全管理的負責部門,統籌推進本企業安全體系建設。
二、規范產品安全性設計。企業要制定產品安全性設計指導文件,并根據已銷售車輛暴露的安全問題持續修訂完善。
三、強化供應商管理。企業要對動力電池、驅動電機及整車控制系統等關鍵零部件供應商提出明確的產品安全指標要求,制定供應商質量體系評價制度,強化供應商評估。
四、提高動力電池安全水平。企業要積極與動力電池供應商開展設計協同,持續優化整車與動力電池的安全性匹配以及熱管理策略,明確動力電池使用安全邊界,提高動力電池在碰撞、振動、擠壓、浸水、充放電異常等狀態下的安全防護能力。
五、加強服務網點建設。企業要合理布局售后服務網點和動力電池回收服務網點,不斷完善新能源汽車專用檢測工具與設備,提升服務人員安全服務意識,確保各服務網點具有必要的售后服務和應急處理能力。
六、深化事故調查分析。企業要加強事故報告和深化調查分析,當車輛發生起火燃燒、涉嫌失控等安全事故時,應及時上報并積極配合開展事故調查,深入研判事故原因,按照相關要求及時、完整、準確提交車輛事故相關數據、事故分析報告。
七、強化數據安全保護。企業要切實履行數據安全保護義務,建立健全全流程數據安全管理制度,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數據安全。
八、營造良好氛圍。行業組織要充分發揮行業自律和技術支撐作用。
工信部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產銷量連續7年位居全球首位、產品技術水平快速提升、產業生態體系逐步建立、配套環境不斷完善。
但同時,隨著保有量的快速增長、老舊車輛不斷增多,新能源汽車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依然存在,部分企業質量保障體系仍然有待健全完善。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等新問題的出現,也使得新能源汽車安全的內涵和外延也在發生變化。《指導意見》的建立強調了新能源汽車安全建設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了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的安全防控水平。
更多炭黑資訊,請關注炭黑產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