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車轅車轍網消息,近日,車轅車轍從天眼查網站獲悉,中國市場外資輪胎品牌公司頻繁變動人事職位,僅11月份,普利司通、住友橡膠、倍耐力、錦湖輪胎等企業在中國的公司董事、監事等均發生人員變更調整。具體如下:



外資品牌在中國市場為何集體調整公司主要高管?車轅車轍認為,主要還是國內業績出現棘手的考驗。
多家品牌中國區慘淡經營
事實上,由于國內疫情管控限制,以原配及高端替換市場為主的外資品牌在中國市場銷售表現慘淡,三季度財報中,普利司通、米其林、倍耐力等均表示,中國原配及替換市場差強人意。
普利司通在其三季度報告中坦言,除亞太地區外,全球其他地區皆實現強勁增長,數據顯示,中國和亞太地區是唯一一個營業利潤下降的地區,調整后營業利潤下降15%至2700萬日元。

米其林也表達了同樣的遭遇,在中國,米其林9月底的需求比2021年的水平降低了12%。上半年,因春季上海疫情行動限制,需求下降了16%,第三季度還有所好轉,需求下降了3%。
2022年住友橡膠中國市場則出臺了“骨折性”業務大調整,8月22日,住友橡膠(中國)有限公司宣布到2023年,將“不再為中國市場生產和銷售卡車和客車輪胎”,從2024年4月起,住友橡膠中國將不再生產面向海外市場的卡車和客車輪胎。售后服務將持續到2025年。
11月9日,住友橡膠公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銷售額同比增長24%的同時,營業利潤為負27億日元(折合-1.3億人民幣)其中輪胎銷售虧損43億日元(折合-2.1億人民幣)。

倍耐力在半年報中,也表示“由于中國經濟放緩”抵消了歐美地區的增長,調整整體全球銷量預期將增長約5%,此前為7%。
“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新冠疫情爆發的持續存在,供應鏈的不連續性以及全球層面的資金緊縮,在持續波動的情況下進一步減緩了世界經濟增長的前景。“倍耐力表示。
兩大工廠表示停產減產
外資品牌日子有多不好過?日前,固鉑輪胎昆山工廠總經理寫給員工的一封信,表達了今年輪胎廠的艱難處境,以及將要面臨工廠停產、訂單銳減帶來的復雜挑戰。
固鉑昆山表示將在11月末和12月初停止工廠生產,并坦言,12月份情況不太樂觀,工廠訂單銳減,庫存超高,對公司生產運營影響極大。

馬牌輪胎合肥工廠總經理在回顧10月份工廠運轉情況時,也透露,受疫情影響,工廠當月損失了約4萬條胎的產能。不因如此,替換胎市場尚未完全恢復,公司將不得不仔細觀察這部分市場的發展。
在三季度報道中,馬牌輪胎稱中國的替換輪胎市場可能下降4-6個百分點,尤其是2022年上半年,中國大陸的乘用車出貨量受到疫情、芯片、物流等眾多不利因素的影響,屬于變化較大的區域市場。
外資品牌會退出出國嗎?
當然,除了外資品牌,中國輪胎在國內市場的日子也未必好過,受交通封控、經濟下行影響,市場整體需求下降,對各品牌而言都是考驗。
不過相對外資品牌,中國輪胎憑借較高的性價比優勢,或將在2022年的市場危機中發現新機遇。
在全鋼胎市場,外資品牌在中國競爭力不足是長期市場現狀,住友橡膠的退出也說明了一定問題。

不過,在乘用車胎市場,外資品牌的長期優勢不可忽視,正如倍耐力中國地區總經理梅納西先生所言,當前疫情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造成了沖擊,而中長期來看則是一次契機,促進了全球價值鏈多元化布局。
此外,中國集中了外資品牌的全球主要市場需求,從各個角度來看都是高價值市場,因此,短期的受挫影響不了外資品牌深耕大陸市場的決心,但需要及時做出戰略方面和領導層的調整。
(原標題:業績受挫,多家輪胎集團高層大換血...)